作品介绍
选址城中村,相对环境较差,但是是年轻人的居住集聚地。 回家的路上,周末闲逛之时,总能在建筑物的缝隙中看到部分投影下来的路标指引,在十字路口前做出选择,反省自身的思维,进入无时无刻不存在年轻人的活动中心,与同龄人之间思维相互碰撞,摩擦出火花,在环境恶劣的居住地中依旧保持思维的活跃于永远年轻的心。 在各行各业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不会消散与磨灭的理想。
教育背景:湖南科技大学
选址城中村,相对环境较差,但是是年轻人的居住集聚地。 回家的路上,周末闲逛之时,总能在建筑物的缝隙中看到部分投影下来的路标指引,在十字路口前做出选择,反省自身的思维,进入无时无刻不存在年轻人的活动中心,与同龄人之间思维相互碰撞,摩擦出火花,在环境恶劣的居住地中依旧保持思维的活跃于永远年轻的心。 在各行各业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不会消散与磨灭的理想。
2018-02-07 16:04:39
挺好的作品哈
2015-09-28 23:28:04
有点点乌托邦的感觉,注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2015-09-28 21:32:51
非常不错的创意,圆环型的体块微妙的链接场地周边的建筑,人们可以更方便的使用这个建筑。
2015-09-28 15:38:23
回复@thinkanddo:关于土地等产权问题,这个个人确实不大清楚,多谢告知。老房子正如你所说,必然是会被拆迁的,因为在这个城中村已经有部分建筑物被拆除,希望能够除了拆除之外给出一定的其它思路吧。平面功能的布置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双排布置功能确实有点堵,但实际上来说通道是有3M宽的,我想可能还需要对通道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缓解这种拥堵的感觉,最后是楼梯和扶梯的设置,其实是只有扶梯是见缝插针的,南北两侧各有2个扶梯,疏散楼梯的布置与扶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也是布置在南北两侧,但是楼梯并不通向地面,而是通过与周边建筑的疏散相结合,在屋面相互衔接。
2015-09-28 11:25:17
相當優秀之作
2015-09-28 11:23:30
一个相当精彩和优秀的作品!着眼于深圳市内的城中村改造,结合底层设计师活动中心主空间,透过形似莫比乌斯环去和周边环境形成串连,产生新的开放公共景观秩序,是相当有水平的作品,前面的许多评审也都有所提及,而另外有几点值得探讨:1. 原本底层的一层旧建筑是做如何改造?似乎在文本没有看到~ 2. 基地于城中村中心,暨然想让项目能以低限度扎根于其中,并带动小区总体营造,对城中村小区居民的行为调查还是有所欠缺,而访谈部分有几个重要的信息(如居住租金、居民活动场所、交流空间),其中最重要的作为环境社会底层居民所聚集的城中村,所最关注的租金问题,似乎在概念主轴的发展下有些刻意的弱化,城中村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然而对于建筑、景观、规划师究竟该从怎样的角度去介入,进而探索这具大时代背景所发展特有的产物,是相当敏感与重要的!
2015-09-27 21:43:13
作者切身实地的来解决社会问题,并且解决得很好,值得称赞,造型也很新颖,有大师风范,如果能更深入的探讨一下互联网如何影响设计师生活及工作,将会是上乘之作
2015-09-27 12:58:16
一个好的作品
2015-09-27 12:56:48
作为概念设计方案,创意性很强;对应选址,在针对性分析后,提出了非常规的处理手法,但效果好。是个值得肯定的好作品。有些细节提出不同看法:选址地面是1层、质量较差、无人居住的农民房,这种情况是百分百拆除的,改建、加固的成本更高,绿化的配置也无法开展,在空中增建也涉及到用地产权的问题,始终是要征收土地的,这种情况如果改为现实中也有的实例——地面为必须保留的文物建筑、周边为新建建筑、文物上空架空通过,项目的落实会更顺畅地得到审批通过,再或是选城中村普遍的多层建筑区域,将此设计架空得更高些(保留1层净距空间),也具备推广的条件了,目前的选址特殊性很强;建筑以环为形体,强调人员的流通性,在平面布置上还需再斟酌,宜留出足够宽的行走空间,尤其是两排房间形成内走廊的那一段、封闭性太大、宜抽疏房间或取消一边;楼、扶梯的设置不能只强调见缝插针,这样已满满地占据了原有的小巷,应有相应处理,如流线、疏散分析后、结论是不影响现有建筑的功能需求。
2015-09-22 12:55:17
喜欢这样的设计以及表达手法,优点不一一赘述,希望图纸可以更加深入。看了好多不怎样的作品,我投票支持下本设计。
2015-09-22 12:55:08
喜欢这样的设计以及表达手法,优点不一一赘述,希望图纸可以更加深入。看了好多不怎样的作品,我投票支持下本设计。
2015-09-22 12:54:26
喜欢这样的设计以及表达手法,优点不一一赘述,希望图纸可以更加深入。看了好多不怎样的作品,我投票支持下本设计。
2015-09-21 22:30:47
大胆的,不错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活动中心的开放性,还结合旧城区改造,虽然实现起来不容易,但是这种勇于尝试,用心思考的建筑还是十分值得鼓励的!
2015-09-20 21:28:16
1. 创意大胆实用可行,敢于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想办法改造现实,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的城市空间,体现了当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2. 设计分析图细致、清晰简洁。 3. 作者了解到旧城改造场地复杂,施工难度大,挑选了1层的无人居住的场地作为拆迁重建点,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可以深化本方案,可作为课题继续研究,为旧城改造创造新的模式。 4. 旧城改造应结合节能、绿建设计理念,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5. 应考虑出行的安全措施,道路偏僻狭窄。
2015-09-20 19:02:12
很好的方案,继续努力!
2015-09-20 19:01:18
这个方案的创意很好!为作者敢于直面一线城市最敏感的神经这种勇敢的行为赞一个! 1、原有建筑和增量建筑的结合处理巧妙,虽然有种种规范限制,但是他的新老建筑脱离,直接用钢结构柱撑起来,上面如果用集成建筑模块吊装,问题应该也不大。 2、作者对现场历史尊重,考虑和平衡房东和租客相左的意见和利益,对低收入人群不是采取赶走、提升租金方式,而是创造让他们更舒适更自由的工作空间,在看似密不透风,需要大拆大搬的区域居然做出了增量空间,省去了租客的交通费用,给房东带来了更多生意,设计充满了公平正义的平民设计师精神,值得赞赏!作品体现的不仅是设计水平,更有一种设计师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 3、从功能上讲,这个项目更像一个较大型的设计师工作驿站,事实上,这个地方也需要工作驿站。做交流中心,似乎还缺乏一些共享交流的大空间。预计这个区域改建后不久,会有第二次改建,因为第一次的成功会激发这里的人们对中间区域进行第二次改造,那样环境和土地利用率对进一步改善,作为设计师交流中心会更合适!衷心祝愿这个方案能够落地,造福于这里的房东和租客,也给深圳这样的都市城中村改造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径!
2015-09-18 12:51:05
回复@basszh8383:关于选址的问题是我考虑再三之后选择的一个方案,我个人想表现出一种矛盾,在深圳工作生活的设计师表面上是在繁华的城市,也有着较好的职业,但在生活的环境却质量档次要差太多,而很多人就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丢失太多以前的想法,真正作为一个设计师该想的该做的并不多了。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矛盾的环境与建筑唤起些什么。至于实际施工的问题,困难确实会比较大,但我想毕竟是竞赛,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占的比例更重一些。施工的问题总也是可以解决的。
2015-09-17 22:26:53
方案设计新颖突出,表现手法到位,建议深化设计,同时考虑方案可行性。
2015-09-17 14:59:17
根据发展的需求,深圳的部分城中村已经开始拆迁,但是对政府来说花费的代价极大,对于大部分年轻租客来说目前就城中村中的暂住地可以在承受范围之内,对于居民来说搬家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居住环境中,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新建建筑不影响到原有的物理条件,并提升生活品质。 社会问题的切入来源于所了解到的同行,生活的艰难与丰满的理想之间充满的矛盾,一部分人在现实生活的打压之下一步步放弃最初的理想。希望能够即使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给与这部分人一些思考的空间,至少可以在某一个角落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灿烂思想. 对城市空间的考虑主要是城中村中的交通以及各类活动都穿插于各个小巷子当中,甚至当地有些路面都是在屋檐地下,根本没有公共空间和活动聚集地。塑造一个极简而又开敞的屋顶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对现代化非常显著的深圳的老城的保护。
2015-09-17 12:25:39
设计创意不错,选址有些问题,既然是老建筑保护区,一般不允许新建或加建建筑。即使规划通过了,实际施工也有很大的问题,基础的开挖对老建筑的影响,大型材料设备无法进场等等。。。这个设计要实现困难重重。
2015-09-16 21:25:48
此方案创意很好,对节地方面有所展现,但此建筑是否有落地实施的可能性值得讨论。对于建筑的材料运输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建筑结构是否能做到节材?这些都是希望设计者能深思熟虑的设计点。给予设计创意鼓励,希望我的意见能对未来此类设计方案有所帮助。创意分给你满分希望能多看到你新的创意。
2015-09-16 10:10:50
回复@大木木:关于建筑的可实施性,确实是个大麻烦。第一个建筑的实施经费会比较高,但是一旦形成产品,可以扩展到所有的城中村中去。对于互联网与建筑,考虑的可能比较多的是在建筑内互联网是怎么样投射的。在出方案以前,考虑比较多的是怎么将人引向建筑物。参考的是原研哉对斯沃琪集团手表宣传投影的投射手法,将所有的图标投射到各个地方,在自动扶梯入口效果图那张图面中有部分表现。
2015-09-16 09:53:30
根据发展的需求,深圳的部分城中村已经开始拆迁,但是对政府来说花费的代价极大,对于大部分年轻租客来说目前就城中村中的暂住地可以在承受范围之内,对于居民来说搬家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居住环境中,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新建建筑不影响到原有的物理条件,并提升生活品质。 社会问题的切入来源于所了解到的同行,生活的艰难与丰满的理想之间充满的矛盾,一部分人在现实生活的打压之下一步步放弃最初的理想。希望能够即使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给与这部分人一些思考的空间,至少可以在某一个角落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灿烂思想. 对城市空间的考虑主要是城中村中的交通以及各类活动都穿插于各个小巷子当中,甚至当地有些路面都是在屋檐地下,根本没有公共空间和活动聚集地。塑造一个极简而又开敞的屋顶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对现代化非常显著的深圳的老城的保护。
2015-09-16 09:53:01
设计突出了在既有建筑上进行施工建设的想法值得表扬,对于此建筑的可实时性有待考量。对互联网与建筑的结合没有具体表现希望能增加更多此方面设计。
2015-09-15 22:40:57
又迎来我们期待已久的秋季设计大赛,相信我们的设计师正期待利用他们的奇思妙想带领我们去见证他们“华丽”的时刻。作为阶段性的设计构思的产物,希望大家,耐心认真品读我们设计师的每一个细节,真正的体会设计者的意像。大家积极交流,共同进步。最后,希望我们的选手在本季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015-09-11 09:57:48
回复@风铃小宝:新建建筑下面的原有建筑以及周边环境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出行与噪音方面其实并没有影响,去城中村参观一下就知道了,不过可能需要考虑比较多的是周边夜市环境对建筑本身的影响。建筑的承载并没有落在原有建筑上,适当的选择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隙排布钢柱,并呈栅格状排布,既能增加美观也能解决承载问题。不过可能是由于表现不到位,所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015-09-10 19:23:59
设计设计对建筑下面的那些原有建筑如何处理没有具体体现出来,是否会对原有居民带来出行或噪音等不便影响?对于原建筑结构的老化和承载力是否有过考虑?能否支承上百上千人的参观流量?希望设计师能够讲此类问题能通过更多的思考后考虑设计的可实施性的大小。对于设计创意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能体现出节地的概念,为未来的城中村的改造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城中村改造问题一直也是我们再思考的问题,是改变现象还迁还是保留原有风貌?你的作品给了我一些启发。谢谢
2015-09-10 10:42:17
回复@Wingly:对城市空间的考虑主要是城中村中的交通以及各类活动都穿插于各个小巷子当中,甚至当地有些路面都是在屋檐地下,根本没有公共空间和活动聚集地。塑造一个极简而又开敞的屋顶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对现代化非常显著的深圳的老城的保护。
2015-09-10 10:16:37
回复@chahuakafei:社会问题的切入来源于所了解到的同行,生活的艰难与丰满的理想之间充满的矛盾,一部分人在现实生活的打压之下一步步放弃最初的理想。希望能够即使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给与这部分人一些思考的空间,至少可以在某一个角落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灿烂思想,同时也是种自勉。
2015-09-10 10:10:11
回复@laiwen65:根据发展的需求,深圳的部分城中村已经开始拆迁,但是对政府来说花费的代价极大,对于大部分年轻租客来说目前就城中村中的暂住地可以在承受范围之内,对于居民来说搬家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居住环境中,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新建建筑不影响到原有的物理条件,并提升生活品质。
2015-09-08 21:43:49
很有想象的设计,重塑城市空间。
2015-09-08 16:15:57
对任务书有很好的了解。作品能提现出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设计新颖,采用莫比乌斯环很实用。设计合理,功能灵活。 在绿色环保上采用绿地广场概念,希望能看到下步的设计。谢谢。
2015-09-08 12:46:36
极好的创意,对于老城区的改造提出了突破性的设计方案
2015-09-08 08:26:35
设计新颖,思路明晰,紧扣主体,难得一遇的佳作。
2015-09-07 13:07:34
设计创意新颖,满足此次竞赛任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