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INTRODUCTION
设计下乡,文化兴村,城乡共建宜居宜业美好生活!
大赛宗旨
大赛主旨:践行 19 大城乡和谐发展战略,倡导设计下乡创意落地!
鼓励资深设计师和设计生自愿结合,走进乡村,以大手牵小手模式创作农文旅设计作品,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拓展视野、提升实战能力,和村民共建宜居宜业之美好乡村生活。
大赛目标
1、以农文旅项目的创意设计为抓手,发动设计生和设计师参与文化兴村活动,为乡村提供因地制宜的创意设计作品,打造城乡居民喜欢的乡村农文旅先行样板村;
2、基于乡村实际项目,筛选爱乡村、懂乡村的设计师团队,领衔设计生工作坊/训练营,以大手牵小手模式,带领设计生通过 4+X 的课程训练,达到新人熟手的标准。
3、按照创意设计+深化设计+参与营造的流程,进行项目式训练,从中选拔优秀人才推荐到行业内顶尖设计机构,帮助设计新人快速成长为新一代人民建筑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设计生朋友们,让我们带着无限创意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结伴而行,到乡村去!投入到农文旅创意设计的实践中去!
经受风雨,实现梦想,就从第九届中国梦设计大赛开始——
大赛主办方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设计企业分会
联合主办方
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市遵化市人民政府
中国贸促会建筑分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家具装饰业商会
大赛主题

报名截止:2020年4月3日(每组参加总人数不超过3人)
作品截稿:2020年4月13日18点
评选期:2020年4月-5月
奖项设置:
注:获奖选手以实际收到的奖金额度自行开具个人所得税发票后,领取奖金。
报名截止:2020年4月3日(每组参加总人数不超过4人)
作品截稿:2020年4月13日18点
评选期:2020年4月-5月
奖项设置:
注:获奖选手以实际收到的奖金额度自行开具个人所得税发票后,领取奖金。
其它奖项设置:
一、竞赛时间
2020年1月3日-2020年5月
本次大赛分学生通道/设计师通道/工作室通道三类,团体报名以学校/设计机构为单位,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每组参加总人数不超过3-4人。每个作品指导老师不超过2名(人数可在规定范围内调整,颁奖名单以报名名单为准。)组队后,由组长填写提交团队成员信息表,完成报名步骤。
所有参赛者(包括组员)需在设计群网实名注册,登录,实名认证,填写个人主页。完整填写报名信息,提交后缴纳报名费,即报名成功。【详情请在“最新动态”页查看】
(一)项目背景
惠营房村是“河北省少数民族(满族)特色村寨”,位于遵化市西25公里长城脚下的马兰峪镇,是一个皇陵护卫后裔居住的满族小山村。村建成区面积114亩,共有138户,569口人。耕地694亩,果园面积165亩,山场345亩,村民收入以板栗、核桃种植为主。村建制沿革:惠营房村1961年4月属于原营房公社,1984年3月改建为营房满族乡,1989年4月,原营房满族乡撤销,并入马兰峪镇至今。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为河北省502个“省级森林乡村”之一。
(二)村落历史
惠营房村原为守护双山峪同治皇帝惠陵的八旗官兵和礼部的营房所在地,始建于光绪元年八月,后繁衍成村,故取名为惠陵营房村,后简称惠营房村。新太营房原为守护孝钦显皇后(慈禧皇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八旗官兵和礼部的营房,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后繁衍成村,故取名为新太后陵营房,后俗称新太营房,新太营房和惠营房两个自然村现今合并为惠营房行政村。
惠陵营房的西半部原为兵部营房,东半部为礼部营房。营房内的街道纵横有序,形似棋盘,横向是数条小巷,纵向是一条主街贯穿当中,形成的街巷似蜈蚣形状,被人们称之为“蜈蚣街”,每条主街有水井两眼。营房外围大墙用豆渣石的阶条石和旧城砖砌成,高一丈五尺,厚二尺八寸,八字形砖砌堆顶。
1911年清朝垮台后,各营房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1942年以后,部分营房围墙被日本侵略者拆掉去修筑炮楼。解放后,随着农村新房建设,原建筑已寥寥无几。惠营房村拥有悠久的守陵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风俗独特,人文内涵丰厚。
(三)村庄布局及空间现状
村中街巷基本保留棋盘式布局,规划整齐,街道新铺设了4-6米宽的水泥路,宽阔整洁;路旁种植树木、花卉;路旁规划有带盖板的排水渠。依托原有的12口古井、石碾盘等古迹形成景观节点,在入村主要道路旁还有村民自主设计的饶有特色的满族文化景观墙,村容村貌建设可谓当地典范。
(四)村庄建筑的特点
独特的历史沿革形成惠营房村中民居 都是院落式布局,正房坐北朝南,大多数房屋设有厢房和倒座,正房位于宅基地北侧,前后院,前门后户,每户宅基地200平方米左右。
早期,建筑均为灰砖、小青瓦屋面的坡顶民居。正房多为三开间或者五开间,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居室。堂屋后设有灶间,灶台烟道直通居室的火炕。院落中种植有柿树、枣树等果木树。
70年代后的民居多为红砖、红色水泥机平瓦屋面的坡顶民居。正房内家具陈设完备,堂屋作为会客空间使用,干净整洁;农具整齐的收纳在厢房之中,卫生间设在室内,内部装修与楼房无异。大部分采用烧煤(兰炭)的土暖气,也有用地暖或空气能采暖。院落空间大多经过精心布局,树木、花草、小品一应俱全,足见村民较高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一)前期调研及基地背景分析的合理性
对前期分析结果需要有应答。
(二)设计理念是否符合项目定位?
设计理念既要体现所在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又要有一定的创新,一定要根植于当地,不能凭空想象地创新。
(三)设计的落地性和造价是否可行?
设计的落地性是实现创意的必然途径,需要在尊重本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落地实施的设计;一定要考虑造价,充分利用本土材料和工匠做法,不得设计施工难度大,不经济的设计。
(四)设计深度及成果表达达标
设计是否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并同时考虑了建筑使用周期内的可持续可循环特色;设计成果深度达到相关要求并进行了最优化表达;
根据中国梦竞赛的初衷,作品表现需兼顾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的客观需求。
作品版权归属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凡主动提交作品的“参赛者”或“作者”,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声明:
1、原创声明:
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该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三等奖以上的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终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参加其他的设计比赛或转让给他方。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品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
三等奖以上的获奖作品的版权归版权购买方所有,大赛组委会与承办单位拥有以下方式权利:享有对所属大赛作品方案进行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
本次大赛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梦绿色建筑创意设计竞赛组委会所有